朔流而上莱茵河——2019年的西欧行(五)科隆大教堂
巴塞尔
帖子 3340 / 粉丝 0 2019-08-17 12:23
我要评论
      这是一篇旅行游记
出发日期:2019-07-24 出行天数/8天 人均花费:28600元

德国有句谚语“没到过科隆就等于没到过德国”,那意思就是科隆代表德国。尽管科隆只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既不是首都也非州府,却因为拥有最美的哥特式建筑科隆大教堂而闻名于世。科隆大教堂(全名“查格特 ·彼得·玛丽亚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在这个世界的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第一为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第二就是德国的乌尔姆大教堂)。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雄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这座教堂的另一个噱头就是它超长的建筑周期——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1996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杜塞尔多夫到科隆的距离40来公里,所以午餐定在科隆。前面提到过这天的午餐内容:猪肘 啤酒。
落座伊始,酒保就送上了科隆啤酒。科隆啤酒虽然味淡,但冰爽的啤酒还是能清凉解渴的。以至于忘了给主材猪肘留念了。
科隆啤酒与杜塞尔多夫的“老啤”截然不同——老啤味厚、杀口;科隆啤酒清淡。在杜塞尔多夫酒客的眼里,科隆的啤酒就不是酒;反之,你要在科隆酒吧里要"老啤“,那你就别抱怨遭慢待——你可伤了科隆人的自尊心。

从午餐的餐厅到科隆大教堂,我们一路步行。

科隆大教堂建成后,当时的科隆市政府就规定,市内建筑的高度不得超过大教堂。所以科隆许多建筑地上高度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

这座紧挨着科隆大教堂的著名建筑“4711”也不高,只有五层。当年拿破仑军队占领科隆之后,从外到内绕着圈子编排门号,到市中心科隆大教堂旁的这座建筑时,正好排到第4711号,有商人在卖士兵们喜欢的科隆香水,一抢而空。这香水也叫古龙香水,从此驰名世界。

现在,包括“4711”在内的教堂周围建筑,多为科隆大主教私人房产。

这就是传说中的科隆大教堂——正面双塔,高约157米,确切地说北塔有157.38米。南塔为157.31米。
教堂原本是漂亮的象牙白色,但由于紧邻鲁尔工业区,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腐蚀,整座教堂由原来的象牙白色变成了黑褐色。

当地文物部门为恢复教堂原来的建筑风貌,曾经不惜成本,用莱茵河的水给157米高的双塔“洗澡”。尽管这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光亮、明丽,但毕竟能比黑褐色显得干净清新许多。后来科隆市议会知道了这件事,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决定保留双塔被污染了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种看似“一尘不染”的象牙白色浮雕,恐怕都是近些年维修时换上的,与周边的其他石材对比强烈。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德意志国王都要去亚琛大教堂加冕,而科隆就在途中,加冕的国王都会在科隆停留一下,这也使得科隆大教堂的地位非同一般。

科隆大教堂几乎每天都在维修之中。原因就是它从奠基到宣布建成就经历了600多年——从建成伊始,就开始了维修。所以细看之下,各时期的维修,造成了各部分颜色的不一致。

所以细看之下,科隆大教堂旷日持久的维修,造成了各部分的颜色是不一致的。

教堂的侧面,也在维修中。记忆中我还真见到过科隆大教堂没有脚手架的羁绊、“素面朝天”的那一刻——那还是在2005年夏天——那年我陪我老爹来此,恰好赶上罗马教廷的“世界青年节”在科隆举行。教皇保罗二世来此做弥撒。大教堂为了配合这次活动,停止了维修,并拆除了所有维修用的脚手架。可惜那时的大教堂内外人山人海,根本进不去。

教堂的侧门。

那天的气温也得有37、38度,孩子们都在这水池里纳凉。

走进教堂内部,第一感觉是又高又大,教堂总长度144米,为世界最长的教堂之一。
科隆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大教堂的花玻璃,也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要素之一。关于这些花玻璃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特别是对紧邻科隆的鲁尔工业区的轰炸,使得科隆百姓想到了大教堂的花玻璃的安全。他们纷纷来到教堂拆下一幅幅的花玻璃拿回自己的家。

……而奉命轰炸科隆的盟军飞行员,在临近科隆时首先看见的是教堂巍峨的双塔,面对如此精美的建筑,飞行员们实在不忍将炸弹倾泻其上——他们在执行科隆飞行任务时都在躲着大教堂投弹。大教堂在战火中得以保全。战争结束后,科隆百姓将珍藏在自己家中的花玻璃送还教堂。居然一块不少。花玻璃上的画都来自圣经故事,从大教堂的网站上,主要的玻璃上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几乎都能查到。

哥特式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壁的支撑作用减弱,可以有更大的面积作为窗户。科隆大教堂的玻璃总面积估算有一万多平米。

窗户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据说单个面积较小的玻璃,年代可能更久远,大块的反而是年代较新的。

窗户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据说单个面积较小的玻璃,年代可能更久远,大块的反而是年代较新的。

窗户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

画的主题都是圣经人物和圣经故事。

这个祭坛画中间含有雕刻,比较复杂,由16世纪安特卫普艺术家创作。祭坛画位于圣阿吉鲁弗斯小堂内。圣阿吉鲁弗斯(St Agilulfus)做过8世纪科隆大主教,据传曾劝说法兰克宫相丕平二世不要传位给查理马特(传说是私生子),而被查理马特杀死。话说假如没有查理马特,也许欧洲在1300年前就遍布清真寺了。

“三王”的金棺。圣经在新约《马太福音》中提到耶稣出生后,有几位东方国王(并没说是三位)在东方看到耶稣降临的星象,带着黄金、乳香和没药前往伯利恒朝拜"犹太人的王",希律王感到恐慌,遂向几位国王打听耶稣所在的地方,国王没敢告诉他马槽的事,随后耶稣一家就逃去了埃及,伯利恒所有两岁以下男童被杀。公元4世纪,东方三位国王的墓被发现,“遗骨”被收集起来,做为圣物。先被送到君士坦丁堡,又被转到米兰供奉起来。

1162年,米兰城被“红胡子巴巴罗萨”彻底摧毁,1164年,巴巴罗萨把从米兰抢来的“三王遗骨”送给了与他关系不错的科隆大主教(兼帝国大臣)达希尔的雷纳德(Rainald of sel,1120-1167)。大主教安排了一位著名的法国金匠尼古拉斯打造了这座金棺,大约用时四十余年,于1225年才由金匠的后人完成。由于供奉了三王的遗骨,科隆大教堂一下成了朝圣之地。

这应该是在此任过主教的金棺。

也很精致。

阿恩斯贝格伯爵戈特弗里德四世墓,是葬在科隆大教堂内的唯一一位世俗君主。由于无嗣,伯爵生前将自己的领地阿恩斯贝格卖给了科隆,而对于科隆来说,等于在对手威斯特伐利亚公国中间的一块飞地。当伯爵去世后,就被葬在了科隆大教堂。他的脚下还雕刻有他的两只爱犬。

这幅位于圣母小堂的三联屏祭坛画,是15世纪德国画家史蒂芬.洛克纳 (Stefan Lochner,?-1451)为科隆市议会小堂创作的,主题也是三博士朝拜,是科隆晚哥特艺术的杰出作品。两翼也可折叠。

后殿的玻璃,大多为13-14世纪的,主题是耶稣,圣母和三王。

后殿中间的这组玻璃是教堂内历史最古老的玻璃,年代在1250年左右。主题是三王。

私人小教堂。

这幅马赛克地面画的内容是圣库尼伯特(科隆大教堂的第九位主教)的遗骨拯救了老教堂。典故出自于1080年相邻教堂的一次大火,传说是圣库尼伯特的遗骨使老教堂幸免于那次火灾。所谓老教堂就是9世纪建造的,今日科隆大教堂的前身。

前部十分粗大的支撑群柱,以支撑庞大的教堂主体,尤其是前面两座高高的双塔。

多谢观赏!

评论
全部评论
沙发 喜喜老哥 版主 2019-08-17 13:28:06
沙发
回复
板凳 喜喜老哥 版主 2019-08-17 13:29:59
这教堂真是富丽堂皇
回复
地板 喜喜老哥 版主 2019-08-17 13:30:09
好片
回复
地下室 喜喜老哥 版主 2019-08-17 13:30:20
您的帖子“朔流而上莱茵河——2019年的西欧行(五)科隆大教堂”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6楼 长天一摄 2019-08-17 22:25:07
很壮观。
回复
7楼 dty 2019-08-18 20:36:14
回复
8楼 mb48866108 2019-08-22 14:04:21
拍的好好呀
回复
9楼 多啦A梦 2019-08-28 09:43:03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复
10楼 多啦A梦 2019-08-30 10:38:48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复
11楼 多啦A梦 2019-10-27 09:03:41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复
12楼 正义熊二 2019-11-20 08:40:16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