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车总动员—我是试驾员】2020嘉悦X7川西之旅——西出折多
好友结伴      成都市
帖子 1232 / 粉丝 0 2020-05-15 11:10
我要评论
      这是一篇旅行游记
出发日期:2020-04-20 出行天数/6天 人均花费:3000元

4月20日下午    星期日     多云
        午后3点我们一行驱车离开泸定,计划翻过康巴第一关折多山而后住宿新都桥,全程只有125公里,但这一上一下,风景如画。一小时后车队首先经过康定老城一路上攀至观景台上,可以欣赏康定新城全貌。十年前我和老伴自驾下折多山曾看到基建工地,十年后深山峡谷出明珠——甘孜首府——康定市新城!
        下午5点车队到达海拔4298米折多山垭口。天气还算长脸,虽浓云密布,但太阳时而露一把脸,抓住机会拍照还是可以随人心愿的——要知道我前两次经过折多山口,除了浓雾还是雾!大家驻车准备观景拍照,一行十数人,数我年龄最大,但上山观景几乎无人响应,孩子们大多高反,老夫也稍有点反应,但不碍事,走走停停慢慢攀爬,最终上到景区之巅,一览折多山附近群山风采,拍到一组较为满意的照片。
        欣赏图片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折多山是国道318线通往西藏的必经之道 ,也称进藏第一关。在山顶环视贡嘎群峰,山峦叠嶂,白雪皑皑,折多山是318国道(川藏线)从成都进西藏需要翻越的第2座大山(第1座大山是大名鼎鼎的二郎山),自从二郎山隧道的贯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318国道在这里穿过了4298米的垭口后一路下行就进入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需要给车友们提醒的是折多山路段,由于高海拔,在每年深秋到次年的初夏期间极易遇雨雪天气,低温会导致道路结冰,不宜通行。我们翻过山的第二天即一周后返程突然降雪,山上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影响通行。
       傍晚车队抵达新都桥,入住条件不错的云顶星空酒店,愉快结束第一天的旅程。

        泸定经康定及折多山口到新都桥125公里,一路目不暇接,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1/ 上山——观赏康定新城

        离开泸定开始爬坡。

      新修建的斜拉桥气势恢宏!

      沿泸康高速很快到达康定。

       出高速进城,道路旁的碉楼仪式感满满!

         深山峡谷中的城市道路虽然不宽,但道路基础建设很棒!

        老城区还是老模样子,变化不大。

      康巴首府路也很堵!

       上山景色渐佳!

     美丽的画面入眼来!

       如今318线,沿途服务设施增多。

       还有这种老字号饭庄?

        今天抓拍前车画面最棒的一张!

        到达半山观景台,可俯视整个康定新城!

      康定新城。

      来张特写吧。

       漂亮的新城全景。

      继续上山,路边停车区的金牌广告!

     画风很美!

       折多大雪山,我来也!

2/ 山顶——折多垭口揽胜

     今日游览重点——折多山口。

      瑞风小四一马当先!

   由于海报高,直到晚春这里山上草木才逐渐复苏!

      接近峰巅垭口。

      天气不错,垭口很热闹!

    休息区杂乱,凑合着留个纪念!

     大家穿衣下车,准备四周逛逛。


        西出折多——在折多山垭口上立着一块刻有“西出折多”石碑。因为折多山是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关隘,是进入康巴藏区的第一关,因此在此立碑本身就存在着特殊的意义。西:一路向西,地理位置指向318国道的远方;出:以折多山为起点,走出平原,正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青藏高原;折多:既是地名“折多山”,又饱含艰险之意,“折多”在藏语里是弯多的意思,弯弯曲曲的山路不仅代表着折多山,也象征着318国道的建设历经艰险。

     难得好天气,折多山口标志性白塔很清晰。

       老夫上山了,站得高看得清。

       嘉悦X7带来的好运!天气瞬间放晴,得到一张色彩丰富的片子。

       远处青藏康巴山原。

     折多山颠近在咫尺。

        垭口全景。

      过去的羊肠般的老路。

     折迭垭口,气象万千!

    大雪山景色。

     今天最满意的画面!

       攀高远望,心旷神怡!

      极目远眺!

        十年前山原尽头那几个大字“康定情歌”依然存在!

      折迭山风云突变。

      留恋不舍,此生还有机会重来?

       下来垭口,老天再次赏脸放晴,好人品抢抓几张。

3/ 下山——夜宿新都桥

      下山之前嘉悦兄弟拍个普斯!

       下山西行,前往新都桥!

      接近新都桥。

      兄弟伙稍作休整。

      下坡慢点,蜀黍在拍照!

   黄昏时分,进入新都桥。

      藏式民居很漂亮!

      摄影家的天堂快到了。

  民俗酒店遍地开建。

 排队进村!

      进藏第一夜下榻之处。

     驻车刷脸登记用餐,藏区旅游设施服务杠杠的!

     这样的住宿条件还满意吧!

       谢谢车友关注,明日卡拉子山原再见!
评论
全部评论
沙发 三眼编辑 管理员 2020-05-25 17:32:16
您的帖子“【2020新车总动员—我是试驾员】2020嘉悦X7川西之旅——西出折多”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板凳 西北独行侠 [楼主] 2020-05-25 21:48:26
谢谢鼓励!
2楼 三眼编辑 管理员 2020-05-25 17:32:16
您的帖子“【2020新车总动员—我是试驾员】2020嘉悦X7川西之旅——西出折多”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地板 虾米也是虾? 2020-05-26 16:12:16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
回复
地下室 西北独行侠 [楼主] 2020-05-28 17:59:36
4楼 虾米也是虾? 2020-05-26 16:12:16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为大雪山一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
回复
6楼 留意 2020-06-02 19:43:57
2019年7月我再次驾车来到河北滦平县,去游览我心中风光独秀的金山岭长城,让我再次享受到了金山岭长城的秀美。从小我就对万里长城情有独钟,它在我心中就象一条腾飞的巨龙
回复
7楼 超人China 版主 2020-06-04 17:42:09
川藏线的风景就是美,支持楼主大作学习学习
回复
8楼 不会种田的农民 2020-06-04 17:59:56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普通人来说,既不是渣,也成不了神。
回复
9楼 你来我就不挑了 2020-06-04 18:37:22
去年去过一次折多山 看了楼主帖子还想再去一次哈哈
回复
10楼 烘焙师 2020-06-04 18:45:46
值得一去的地方,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
回复
11楼 马赛回旋 2020-06-04 21:20:56
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垭口海拔4298米,与康定市的海拔落差达1800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此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
回复
12楼 权哥 版主 2020-06-04 21:40:45
恭喜车友好帖入选精选日报
回复
13楼 Thousand_Chan 实习版主 2020-06-04 22:15:44
旅游的确可以放松平时的疲倦,写得很不错,我支持你,感谢你的分享,愿世界的美都属于你,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回复
14楼 futaonh 2020-06-04 23:26:15
达海拔4298米折多山垭口。天气还算长脸,虽浓云密布,但太阳时而露一把脸,抓住机会拍照还是可以随人心愿的——要知道我前两次经过折多山口,除了浓雾还是雾!大家驻车准备观景拍照,一行十数人,数我年龄最大,但上山观景
回复
15楼 ngboss 2020-06-04 23:59:22
虽然没去过但是看到楼主的帖子感觉很不错哦
回复
16楼 漫步~113 2020-06-05 06:05:04
回复
17楼 老钟 2020-06-05 06:24:57
回复
18楼 093山炮 2020-06-05 07:06:16
当你见过了世界上美丽的风景之后,内心会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旅行可以填补自己产生的空虚感。
回复
19楼 romantic669 2020-06-05 07:23:06
哈哈,川西山高路险,是挺刺激的哎,不过这个高原反应是挺危险的吧,记得过去会出人命的,现在似乎没有过去严重了,是人的适应能力强了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