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由于其特有的自然风貌,有多处号称“魔鬼城”的自然景观。所谓的“魔鬼城”并没有魔鬼,其实是当地的雅丹地貌结合干旱多风的气候特点所产生的奇特自然现象被形象的形容为“魔鬼城”。
克拉玛依魔鬼城属于雅丹地貌,地处干旱多风地区。历经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日照,这里形成了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高大土墩,如古堡遗迹,突兀于戈壁。其土墩有方形、圆形不等,多有窍孔,高十多米,最高的约三十多米。土墩之顶,有似人面,有像猿立,视角选准则形神兼备,视角错位则影像它移。
这里为准噶尔西北缘多风区,日日有风,小则5~6级,大时有8~9级,甚至11级以上。风起而过,穿其川,钻其窍,顿使声闻于耳。过川之风,地面宽而沙石起,灰茫茫而声如雷;穿隙之风,声尖唳而音凄惨,一声声,似狼嚎狐悲;入窍之声,嘶呖如鬼戚鸣哀,杂乱似群魔相争,故而俗称“魔鬼城”。

景区就在G217公路旁边,大门修的颇有气势。

进入检票区,游人不是很多。

在这里搭乘观光游览车。

开始游玩,随着观赏角度的变化,栩栩如生的景色纷至沓来。

雄鹰展翅


孔雀迎宾,很形象。

有些景色还真是名副其实

有些需要你尽情发挥,自由想象。

情侣海狮仰望天空

三分靠眼睛辨识,七分靠头脑想象。

这就是游客搭乘的游览车,很别致,会在不同的站点停留,循环行驶。

有点像城堡的样子

这里好像什么?

放眼远眺,几乎没有任何植被,空旷而苍凉。

供游客拍照骑乘的骆驼,对面的景象整齐一致,层次分明。

刀削斧切一般,不知在这里开凿石窟会如何?

宛如烽火台

换个角度还是烽火台

是雄伟的西海舰队么?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你留下不尽的遐思。

越是自然的景色越令人震撼

西域女侠在此

任意发挥,充分想象,想象成什么就是什么吧,随心所欲。

再贫瘠的土地也会有顽强的生命。

天下粮仓,很形象。

没有粮食也不能装粮食的粮仓。

不远处黑色的人马显然是雕塑,这里也是游览车停靠站点。

七剑下天山拍摄地。七位剑客里,记忆最深刻的名字是楚昭南和飞红巾,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报纸小说连载。

既然虚位以待,自己只好挺身而出,上马入伙。

显然这里不是天山,却是七剑下天山的取景地之一。

地面虽然有车辙,估计能开车进来自驾游的游客凤毛麟角。

这里修个大门并圈了起来。

神藏之门,游客只能在近处观赏不能深入其中,估计是安全起见以防迷路走失。


门内景色悠远深邃苍凉,未知世界令人产生望而生畏之感。

这样的土地当然不适合人类的生息,却令人敬畏。

在苍茫的大地上……

站在后方坡上,七位剑侠尽收眼底。


这一抹绿色尤显可贵。

游人看似不多,但是搭乘游览观光车也需排队等待。

夕阳下的景色略显阴森

估计这里夜幕降临的时刻才会令你体会到魔鬼城的独特魅力。


人们排队上车继续前行。

卧虎藏龙拍摄地

这里应该属于不食人间烟火的剑侠的世界。

器宇轩昂

骆驼队伍雕塑

这里很久很久以前的情景,估计没人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还是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

这里怎么形容呢,总会有不能对号入座的时候。

这个也与烽火台类似。

这里又神似何物?

尽管这里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中间远处好像承德的棒槌峰。

知识匮乏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看来不仅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啊。

到达恐龙谷也就基本走完了一个循环,离起点不远了。

回到出发点,我们应该属于今天最后一批游客之一,虽然晴空万里,已然是晚上八点多了。

被欢迎的感觉当然是愉快的。

天色渐暗,乌云翻滚,估计没有人期待夜幕降临时在这里与魔鬼相遇或者体会刻骨铭心的恐怖。

晚上八点半,走出景区。

回到住地已经是晚上九点四十了。此时,这里宛如内地夏季傍晚六七点钟的样子。

吃完宵夜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这里依然很热闹。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