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人庙前傅说(念岁音)塑像。

傅說,商高宗梦得圣人,从奴隶到宰相,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建筑家,被称为中华民族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圣人。傅說辅佐殷商高宗武丁50余年,选贤任能,广施仁政,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武丁中兴”盛世。


三千多年来,平陆人民对傅说奉若神明,薪火相传。

斗拱结构建筑。



钦承殿是傅姓后裔敬祖念宗,不忘根情而建。

傅说圣人庙挺好,只是庙门前道路太窄,也没有停车场,略显遗憾。

平陆原先的周仓庙已拆除,现在改建成周仓文化园。



周仓文化园位于平陆县部官乡西祁村,是在旧庙拆除后新建的文化园景区,今年12月18日刚刚定为3A级·景区。


周仓庙据民间记载,原大殿始建于隋朝,历史上屡建屡毁,1986年西祁群众捐款重建。周仓忠(精忠报国),勇(就是担当做为)精神是平陆县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园内新建的第一座殿,周仓殿。

世人称周仓将军为“天下第一忠心之人”。周仓豹头虎眼、满脸胡须、总是持大刀侍候在关帝身边的忠勇武烈侯。周仓在一般的庙宇中都是站立像,为什么在平陆却是坐像?文化园里面的解说词讲到,周仓戎马尘战一生,现在回到家乡了,家乡人们请他坐下休息吧,这也是周仓仅有的一尊坐像。

壁画讲述的是周仓的故事。

周仓是山西平陆人,出身贫贱,性情豪放,待人赤诚,忠心不二。“两臂有千斤之力”、“形容甚伟”。早年为生活所迫,常到解州一带挑贩私盐,练就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一身好武艺。时天下大乱,他在平陆揭竿拉起一方队伍,杀富济贫。率部投归于关帝帐下。周仓将军甘作关帝的马前步卒,紧随关帝爷左右,为关帝爷扛青龙偃月大刀,竭忠尽义,驰骋疆场,南征北战,至死不渝。

周仓与关帝一起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生擒曹营大将庞德,为蜀汉政权鼎立天下屡建功勋。关帝爷败走麦城升天后,留守麦城的周仓爷闻讯恸哭,拔刀自刎,以身殉节,其忠义壮烈震撼天下人心。


周仓文化圆内第二座大殿是关公殿。

壁画上讲述的是周仓辅佐关公鏖战沙场的故事。



官印

周仓文化园,第三座大殿是地藏王大殿。



周仓母亲庙

娘娘庙









每一副浮雕画都是一个故事。







与文化园配套的小吃街,由于是淡季,游客很少。


周仓文化园于今年12月18日刚刚成为3A景区,道路,配套设施齐全,本人认为,景区还是值得一去呦!

离开周仓文化园,沿着去凤凰谷道路一直走可达运城,道路两边尽是桃树园,待到桃花盛开之时再来看,必定风光无限。这是在凤凰岭上看运城。

凤凰岭上观景台。




路只能走到这里了。



古代运盐之道。

远处是凤凰山,谷。

沿此路一直就到池神庙。

池神庙古称卧云冈,坐落在山西运城市南郊,位于中国最古老的盐池边上。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池神庙,也是历代帝王朝拜池神必到之处。原为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也叫河东盐业博物馆


这座大殿不开门,里面是司掌盐务的官员在此办公的地方吧。

故事一:黄帝战蚩尤 ,站在盐业博物馆的门口眺望,目光所到的远处,就是黄帝战蚩尤的故地。黄帝战蚩尤,为什么而战?盐池。 蚩尤是今天运城解州人,是九黎部落的酋长——今天盐湖区所辖的中条山北坡上,尚有“蚩尤村”存在,村里的人都认可自己就是蚩尤的后代。
故事二:舜帝咏南风 ,
故事三:包拯运城变盐法 ,
故事四:池神庙是“拍”来的,详情自己去了解吧!


池神庙当初最有价值的一件文物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是山西运城盐池的一幅历史图画,把明代运城盐池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作了形象的记录。据称,有位英国人曾经出 “天价”要求获得一纸拓片而不得,其历史、艺术价值可想而知。1970年,该石刻被存放到盐湖区博物馆收藏。

池神庙最早在唐代建成,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古建筑群。池神、风神、日神三大殿基本保持元代建筑风格,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都在这里有体现。

池神庙

池神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池神庙,是我国盐业及盐运史上的重要标志,也是山西运城起源之所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于1996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池神庙的建筑始建于唐代,历经唐、宋、元,至明代重新修建、整改,汇集了各代建筑的精华,具有非常重要的建筑文物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庙内存有的历代碑帖等重要文物,更是现今极为罕见的重要资料。现今的池神庙已成为运城重要的旅游资源。



池神

日神

风神








这一次旅游,又一次增加了对山西历史的了解,受益匪浅,看来我们对山西的历史,尚需很好的学习和体会,把以后的旅游搞成有一定深度的出游,真的非常有意义啦。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