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告别了连续的低温天气后,迎来了难得的冬日暖阳,那温暖的阳光在驱散隆冬的严寒外,又激发我们追寻远方风景的欲望,于是几个好友相约,一起去衡阳工业博物馆探寻衡阳工业发展的足印,所有那属于每一位衡阳人的荣光!

探寻他乡风景,当然离不开我家老朗的陪伴。呆在车库里已经整整一周的老朗,现在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心情无比激动与兴奋!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车程,老朗停在衡山科学城的停车场。

漫步衡山科学城园区,虽然树木依然倔强地展现自己的绿意,但原本绿油油的草地现在已是一派萧瑟之景,但我以为真是这样的草木荣枯,才能让我们体会四季轮回的精彩!

慢慢走近博物馆,周边草地旁开始出现一些工业实物,从它们那斑驳的锈迹上我分明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在现今非常时期,参观工业博物馆,也必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

衡阳,又称“雁城”,在博物馆大厅的墙上排成“人”字的大雁展翅高飞,似乎象征着衡阳人的顽强与拼搏精神。

从大厅开始,沿左侧开始参观一个个展厅,来了解衡阳的工业发展历史。


在第一个展厅中,我居然见到了之前在市博物馆没见到的“青铜牛觥”,牛的躯体浑圆,四肢粗壮,全身以云雷纹为地纹,以凤鸟纹、夔龙纹、兽面纹等为主纹。通体碧绿,造型敦实凝重,纹饰繁缛,制作精细,具有浓厚的南方地域特征。它的出现,让衡阳的工业最晚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

提到衡阳,就不得不说耒阳,而耒阳的得名来源于“神农制耒”,在这里你可以从陈列的场景中体验神农授耒的情形。

在这里你还可以了解“古法造纸”的流程,解密古代造纸术的秘密。



在中国,酒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衡阳也是美酒之乡。2003年7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在衡阳出土的一罐埋藏了近2100年的西汉美酒。


正是酿酒业的发达,在衡州八景中就有“青草桥头酒百家”之说。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想见那桥头两端,店铺鳞次栉比,酒旗
翻飞,商贾云集,人来人往,那是怎样一种热闹!



除此之外,古时衡州还是冶炼、制陶和造船的所在。





到了近代,常宁水口山铅锌矿的发现和开采为衡阳的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一辈的工人就是靠着这些装备和设备,将一块块原矿石开采出来并加以冶炼。


二楼展厅,主要是展示现代工业的崛起。在这里原景再现了当年东阳渡兵工厂的生产情形。

粤汉铁路勾连两广与两湖,奠定了衡阳交通枢纽的地位,为衡阳工业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战时期的衡阳,也成为飞虎队的维修基地,一架架军机在这里修复,再次飞向蓝天。

1964年,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会记住衡阳的名字,因为其原料就来自我们衡阳!

南岳牌手扶拖拉机,儿时乡间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在这个博物馆里你也能找到它的踪迹。


一台台机器,陈列在展厅里,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为衡阳的工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依然在博物馆里讲述着自己那段属于自己、属于衡阳人的辉煌历史。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工业产品,现今也成为衡阳工业辉煌的象征,静静的躺在博物馆里让每一位见到他们的人,都会引发无尽的怀念。


静静地伫立在这些代表衡阳工业成就与辉煌的机器面前,我们既为家乡曾经的辉煌而骄傲,也深深地感受到现今肩上责任的重大,怎样沿续衡阳工业的辉煌与荣光,是我们每一位衡阳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