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有经典咏雪诗曰: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
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杨先生不吝两句“最爱”立场鲜明,心意已决,
就是特别喜爱雪后初晴的东山风光和美景,
但是又发愁好看的风光美景只可看 ,又不宜登高远望,有些可惜。
2021年的阳历新年过后刚一周,正是小寒时节,不羁先生身处潇湘,
虽相较于北国的地冻天霜,却也别有一番南国湿冷的侵袭。
有友自津门来,意欲寻皖乡仙草石斛者,故邀约皖西一行,自是说走就走,
于是叫上潇湘老兄,四人同车,在阳历新年的第一个周末自湘入皖,
首发第一站,直奔圣境九华山而来。

非常巧合的是,皖境内刚刚下过一场雪,抵达池州青阳县,地面早已没有雪的痕迹,倒也没有阻挡我们上山的心情,殊不知山上确实另有一番风光,真个是,雪后放晴,万山冰冻,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像白白的,软软的,细腻的棉花糖包裹着树枝,乃至轻轻覆盖着群山,登顶之后,真个是心旷神怡

佛佑松,雪拥朝霞,金银相间,分外精神

海拔1299米的最高点花台,晴空蔚蓝,寒风呼啸,石台高筑,五色彩旗迎风招展

仙人晒靴,擎天一柱,何方来的大力神仙,置一天石于另一天石上?真的是无可解释

悬崖上数枝冰花绽放,迎着朝阳光芒万丈,真的太美了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不光是领略雪后初晴的圣境风光,更是要拜谒大佛为先,保佑阖家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朝霞的光辉已然霞光万丈了,冲破淡淡的云彩, 裹挟着慵懒的蓝天白云,在九华圣境的大牌楼上慢慢升腾。

车子可以开到山门下索道处,时间关系加上自身懒惰,走路上山还是算了吧

积雪未化,漫山遍野都是没有丝毫绿色,林间尽显荒寞

下了缆车再登顶只要半个钟头就该差不多了,恰巧赶在阴面背光之路,加上寒风呼啸,冷的一塌糊涂,那就赶紧走快几步让自己热起来吧

群山万壑,银装素裹的大场面很快就已经呈现在我面前了

层层叠叠,连绵千里,阳光暖人,此时此刻,心情是激动澎湃的,山上几乎没人,

仿似被冰雪雕刻的吉祥松,纹丝不动,迎风招展的样子冰雪侵袭留下来的模样也是傲骨嶙峋

山道上随处可见低矮的大棚伞,我本傲立山峦,却遇风霜侵袭,然侧岿然不倒



秋空夕阳染异彩,大漠寒烟云天外。美景更待天山暮,雪舞飞红入画来

晨起开门前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冰刀雕刻,雄伟之美

脚踏银花,冰雕铺面,金松遮蔽,霞光粼粼,继续行走台阶上,前往最高点,花台

群山已在眼底和脚下

虽则正值冬天的荒芜败迹之时,但是群山无论是裸露的石块,抑或青松的不屈翠绿,都被冰雪裹覆,这整体色调真的视觉效果好极了

即将登顶花台,继续踏着冰雪前行


峭壁处,这枝冰霜感动了我,这是经历了风霜怎样的摧残,而又从未屈服

不知何时,谁家这只黄喵跟随着我们的脚步一起登上了花台

此刻,海拔1299米的九华山花台之上,碧空万里,寒风料峭,远山含笑

花台之上逗留许久,开始下山,台阶上的积雪很危险

大诗人刘禹锡之佳句传世: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

阳光充足,已是暖洋洋的,眼前的冰雪已化成美丽的花朵

许愿松上,挂满了随风飘动的心愿小牌牌,红白相间,甚是好看

没有扶手的陡坡下阶,别只顾着眼前的风力风景,而忘记了足下的安全隐患

松林间眺望远山,绝壁千仞,栈道清晰

走在这样的绝壁之上,是否又是一种滋味?

巨石堆砌,风光无二







一路随行,怎能不是缘分?合个影吧,怎么?有些含羞还是不情愿啊

从花台上下来,进庙烧了香,再准备去拜拜大佛,但是辗转了几道门,才开了一处,步行进入,后来又赶上施工,只得遥拜,佛在心中,心诚则灵。




遥遥拜谒,祈福平安

经历过2020年的风霜雨雪,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年,2021,我们都要好好的,用佛佑松上的许愿牌祝福车友们,2021,心想事成,家人平安健康,工作顺心如意,事业更进辉煌。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