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抖音画面 引出自驾出游
自驾游 / 好友结伴      陕西省 / 渭南市
关中百姓 版主
帖子 17719 / 粉丝 0 2021-10-22 21:52
我要评论
      这是一篇旅行游记
出发日期:2021-10-16 出行天数/2天
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抖音。

一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老人———陕西华阴老腔的表演画面。

      华阴老腔———“东方古老的摇滚乐”,被誉为华阴的名片、渭南的符号、陕西的亮点。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它从西汉滥觞到现在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位于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的泉店村是它唯一的发祥和传承地。       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非常追求自在、随兴的痛快感,2006年,华阴老腔已入选首要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谭维维因电影《白鹿原》与华阴老腔艺术结缘,和华阴老腔的老艺人们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从抖音画面中的场景地,可以认出这是在潼关县港口镇水坡巷

与西安朋友微信聊天聊起抖音画面里的场景地,从而引出这次自驾出游。

由西安的“古典蛐蛐”负责联系了我的一村老师与“晧月堂主”兄。
星期六清晨我驾车前往西安去迎接他们。

离家出行,沿朝阳大街西行。

驶过朝阳公园。

清晨的公园很安静。

天空阴沉沉的。

树木与混凝土相互呼应。

城市里还是多一些树木与草地的好。

驶离渭南市区,走低速沿新改道的G310国道一路向西,途经临潼,行驶1小30分钟,到达西安北郊北站附近。

顺利的接上了我的一村老师与二师兄。

上车,出发!

沿渭河河堤公路一路向东行。

乌云散去,太阳出来了。

渭河河堤公路一路车少人稀。

滚滚的渭河水。

中国画画家渭河边舒情怀

沿渭河堤行百公里。

渭河在这里汇入黄河。

这里是洛河、渭河、黄河、三河交汇的三河口。

黄河湿地好风光。

中午顺利到达潼关港口,午饭品尝潼关美食———潼关肉夹馍、鸭片汤。

    对于潼关肉夹馍,大家并不陌生。潼关肉夹馍的招牌早已名扬四海,成为备受国人喜爱的一种美食,潼关肉夹馍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传说当年李世 民食过连赞“妙、妙、妙,吾竟不知,世间有此美食矣”。它与其他肉夹馍的区别主要在于烧饼的不同。刚出炉的千层烧饼里边是一层层的,皮薄松脆,像油酥饼。咬一口,掉渣烫嘴,口感极佳。

  传说在唐初,秦王李世民路过潼关时,品尝过潼关肉夹馍后赞不绝口:“妙妙,吾竟不知世上有如此美食。”由此,这潼关肉夹馍便闻名天下。
  烧饼这玩意并不是古代汉族人的发明。秦汉以前,汉人们习惯在餐桌上食用“汤饼”或“蒸饼”,这两种饼却和现在的烧饼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好似如今的烩面片,另一个则像如今的煎饼。后来,大约是在汉代,张骞或是班超联通西域,才带回了大概是烧饼的前身“胡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馕”。而这胡饼最兴盛之时,也恰好是在唐代。  也许,当时正在四方征战的李世民路过潼关时,恰好将熟肉夹入了随身携带的胡饼,这才成就了潼关肉夹馍这一千古佳话。

       潼关鸭片汤,在当地又叫作烩里脊,以猪肉里脊为主料精制而成。所谓的“鸭片”,是在制作时,把新鲜里脊肉先横后竖切成厚约1厘米的长方形小片,勾芡后放入“热锅凉油”中炸。待肉片徐徐泛大,稍变色即可出锅。咦?这碗潼关鸭片汤的“主角”竟然是猪肉,这不禁让初识它的食客心里直犯嘀咕。殊不知,这正是潼关鸭片汤的独特之处。

       一碗鸭片汤,看似朴实无华,吃起来却有滋有味。升起的薄雾中,新鲜的“鸭片”静静地卧在清亮的汤中,长条形的橡皮、菱形状的鸡蛋皮、小勺状的木耳紧挨在一起,马耳形的葱丝零星散落,色香味形,融为一体。热乎乎、香喷喷,实在令人口齿生香,忍不住称赞两句:“嘹咋咧!香得很!”这碗汤从头到尾,和鸭子压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么,为何被后人称之为“鸭片汤”?其实,这个名称的来历和一个历史著名人物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在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八月十五日仓慌离京,逃至西安。清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太后返京途经潼关逗留,潼关四衙门为讨两宫欢心,想尽办法聚集名师烹调设宴。没想到,慈禧太后尝遍了所有美味珍肴,唯独觉得厨师赵来炮烹调的烩里脊,肉酥汤鲜味美。于是问侍从:“这道菜是鸭片?”侍从答道:“这菜名叫烩里脊,是用猪里脊做成的。”慈禧太后品尝后大为赞赏,说此菜味似御膳中的“鸭片”,由此得名“鸭片汤”。至此,这道美食广为流传,堪称潼关一绝。

        用罢午饭,我们师生一行四人站立潼关东塬,岳渎公园,“岳”乃名山之称,“渎”为圣水之谓。我国素有“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和“四渎”,即,长江、黄河、淮水、济水之说。而在潼关观景亭最高处,游客可以北览黄河胜景,西观西岳华山,形成独特的“岳(西岳华山)渎(四渎之一的母亲河黄河)相望”奇特景观。

站在岳渎公园高处,不仅可以西望华山,北览黄河,还因为一路奔腾南下的黄河,穿越秦晋峡谷,行至潼关古城外,兼容了西来东去的渭河和洛河后,突然折头东流,不但形成了“黄河湾”的奇特观景,还形成了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一湾流经陕西、山西、河南的自然奇观。

站在岳渎阁和东西两侧的千米长廊上向北眺望,秀丽的中条山脉横贯东西,绵延数百里,三河交汇处的大片滩涂、河中绿洲、林带,错落有致的村庄、田间小道……秀美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渭河像一条洁白无瑕的哈达,蜿蜒在此和黄河交汇。波涛汹涌的黄河,似一匹驯服的骏马在此转个急弯,缓慢向东流去。人们向南望去,雄伟壮观的秦岭,绵延东西,西眺华山,神奇而秀美。

走进岳渎景区,可尽览黄河、渭河、洛河胜景;遍观秦、晋、豫三省交汇之风光。

来潼关岳渎公园,融入山水怀抱,尽情的观山、观水、观景,放飞心情。

之前的连阴雨,把身居西安大唐不夜城的老头子闷坏了走出省城出游散心,老头子特别开心。

面对大好河山,画家心中又起兴了。

秋高气爽,大好晴天。

老潼关水坡巷———老潼关最后的记忆与乡愁。

          水坡巷中段,有一棵老槐树,它不是竖着长的,而是横着长的,象一条龙,横躺在街道两头,当地人称之为“卧龙槐”。

顺巷道往里走,道路正中那棵横着的古槐,十分显眼,当地人称“乾隆槐”,亦称“龙槐”。

史传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弘历巡视潼关,手植此树。

老槐树确实很古老了,老的半边都朽了。

高大的院墙护坡是因为先有树后砌院墙,还是先有院墙后有树,已经不需要知道了。

到是与巷中房屋街道相得益彰。

泥灶炊烟狭径绿,歪脖古槐今已希。

老树横跨当街路,御亲故事有传今。

巷道内的路基有许些是鹅卵石铺就,鹅卵石砌院墙基础,就地取材,看上去象进了石头村。

水坡巷在用故事,老街,老宅,老槐,古井;为潼关铺垫着雄关美誉。

       水坡巷位于潼关县秦东镇南街村,南依潼关古城南城墙,紧靠麒麟山,是潼关古城唯一被保存至今的街区。

       水坡巷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巷口地势较低,是个缓坡,每到夏秋暴雨时,东边高处的洪水倾流下泻,巷道中间被冲刷出一道深深的沟痕,整体走势像是一面大坡,故名“水坡巷”。

巷子里悠闲的四老汉。

       巷子直通后面的麒麟山,房屋面巷而建,上下错落有致,漫步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潼关的老县城就是今天的港口镇。 港口镇南门向东,有一条小巷子叫“水坡巷”,这就是潼关老县城留给今天的唯一遗迹了。

       水坡巷是古潼关唯一幸存的古民居,这里的街道、老房屋大多为明朝洪武年间建筑群。 这里是李自成血战潼关南原之地,李自成率3万人战至10余骑神秘消失,过去叫做血泊巷,因名字不吉利,故而改名水坡巷。

       古巷中部分古宅在30年代曾遭黄河对岸日寇炮火轰击,后经修葺,房屋格局还保存原貌,为了接待旅游,重新整修的街道,临街房屋,旧痕迹在减少。 水坡巷口原有牌楼,有碑,毁于文革时期。

       水坡巷还留着部分残破的老房屋,但是顺巷东去,从街巷及老建筑中,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状貌——残破半塌的老建筑恢弘而不失精致,屋檐房脊窗棂门柱依然显露着当年的朱门。

个别没有人居住的残墙断壁院落,可以看出具有高大的堂屋、精巧的月亮门和蒿草没膝虫蛇横行的花园残留。

       水坡巷一直通到半山上,绿树成荫,宁静优雅。据说,这里过去住的都是富商大贾,当然也有人说,在这条幽静的小巷中过去满布着舞榭歌楼。也许潼关要塞常年驻军,军官,家眷……不管怎么说,在当年这是一条奢华的巷子。

       巷口地势较低,越往里地势越高,是个缓坡,东西走向,稍向偏北转弯。巷子直通后面的麒麟山。房屋均面巷而建,上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

       巷精美的砖雕。据说早年间巷口对面有一条潼河;风水极佳。 巷道大致呈梯形,中间低凹两侧高平,低的部分是主道。平时人车都走中间低凹处,下雨天中间是天然水渠。

       可以想见,无论夏天急雨还是秋天淋雨,混黄的水流哗哗而下,行人就像在河边走,对面过来熟人,他们就隔着水流打招呼说话……那多有情趣? 水坡巷的路说不清是河渠还是路,老人说,“下雨了就是渠,天旱了就是路”,这个解释很妙,随遇而安本就是一种境界。

      走在安静的街道,两边的民居虽然陈旧了,但门上的雕刻,屋檐的样式,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现在大部分人走屋空,这么好的财富却被人抛弃,

只有置身于老潼关的水坡巷,才能触摸到潼关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巍巍雄关。

辉煌 被誉为“天下第一城”浩浩荡荡的黄河之水,挟着冲出壶口与跳过龙门的余威,从黄土高原冲泻而下,在接纳渭河与北洛河之后,拐了一个近乎90度的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潼关就位于这个拐弯处。潼关很早就体现出它特有的军事战略地理价值。《左传》记载:“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有学者认为“桃林之塞”就是潼关最早的名称。东汉以来,潼关两度迁徙,三地建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潼关从塬上北迁到塬下,靠近黄河建设关楼,也就是今日老潼关所在的地方。之后,宋、元、明、清各代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葺、加固,使得老潼关的规模不断扩大。清代康熙皇帝赞誉老潼关为“天下第一城”,乾隆皇帝则在老潼关的金陡关横额上御书“第一关”。当地还有这样一首童谣形容老潼关:“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砚台山。五里暗门不见天,西走十里脚不干。上到城墙转一圈,始识天下第一关。”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老潼关商业的繁盛。四方百姓在此乘船渡河,北上山西,由此西去关中,东达河南,南下商洛,探亲访友,互通有无。自唐代以来,老潼关逐渐成为以煤炭、木材和农副产品为主要货物的集散地中心。据记载,在清代,老潼关内,育贤街、帅府街、四牌坊街、下南门街、西关大街等50多条街巷纵横交错。清末以后,老潼关的街道逐渐更换了名称,街道的划界也发生了变化。潼关县文旅局旅游股股长张辉介绍,当时老潼关主要有东西南北4条大街。东大街,街内有财神庙、城隍庙等庙宇,有煤炭店、瓷器店等杂货店;西大街,南北两边铺面房和民居相互交错,著名的第一巷位于此;北大街,街道东边有郑家巷、西边有李家巷,全是居民区,街内还有车马店、草料店;南大街,街内有水坡巷、水关头巷、书院巷等巷道,也有丝线铺、铁匠铺等商店……

历史的印记在消失, 仅留存一条水坡巷,昔日繁华盛景成过往,如今,老潼关的大部分街巷已消失不见。唯水坡巷道两侧,院落古朴,均面巷而建,鳞次栉比。房屋大多很老,一块块墙砖,都完全消磨了棱角,木门上斑驳的“皱纹”诉说着沧桑,

       相比国内许多古城老街,水坡巷是一条完全没有商业气息的巷道,许多老房子挂着大锁,已是人去屋空。沿着水坡巷慢慢走一遭,仿佛经历了一趟极致的穿越时空的旅程。

评论
全部评论
沙发 蓝天是我故乡 版主 2021-10-22 23:30:42
您的帖子“一个抖音画面      引出自驾出游”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板凳 关中百姓 [楼主] 版主 2021-10-23 07:07:55
2楼 蓝天是我故乡 版主 2021-10-22 23:30:42
您的帖子“一个抖音画面      引出自驾出游”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地板 叮当猫 2021-10-30 15:49:52
大家好,大家好,到来一篇新奇骏的作业。看到新奇骏,感觉非常拉风,大气,感受不一样的都市生活,驾驶乐趣跃然而生。旅途中不再一沉不变,亦动亦静!新奇骏行驶在都市的道路上,轻松自如,似音符划过琴弦一样流畅,流线的外观,豪华的内饰,精湛的工艺,可靠的车身,每一个细节新奇骏都能让车主感到安心
回复
地下室 行摄心远 2021-11-07 10:29:26
欣赏关中百姓的精彩游记!
回复
6楼 关中百姓 [楼主] 版主 2021-11-07 13:37:34
感谢朋友的支持
5楼 行摄心远 2021-11-07 10:29:26
欣赏关中百姓的精彩游记!
回复
7楼 行摄心远 2021-11-07 16:39:59
不客气!
6楼 关中百姓 版主 2021-11-07 13:37:34
感谢朋友的支持
回复
8楼 行摄心远 2021-11-07 17:07:53
不客气
6楼 关中百姓 版主 2021-11-07 13:37:34
感谢朋友的支持
回复
9楼 行摄心远 2021-11-08 11:24:48
欣赏美帖!
回复
10楼 南北朝大官 2022-04-28 11:40:05
人都消失了
回复
11楼 Kevinzhou 2022-04-28 15:03:33
2022年,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所有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出入平安,顺顺利利!!!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