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起来开车来到东台顶

车在盘悬的山路行驶,一路爬坡。不时出现回头急弯,碎石路有些颠簸。

东台顶也叫望海峰,海拔2996米,望海寺是东台顶上的寺庙。

据《清凉山志》记载∶蒸云寝壑,爽气澄秋,东望明霞,若陂若境,即大海也。亦可见沧瀛诸州,因以为名。这就是东台望海峰之名的由来。

为了安全起见,车速不是很快,约行驶半个小时到达目的地。

史料记载:隋开皇元年诏五顶胥建寺,塑文殊像,岁度僧三人。元代,望海寺被重建,明代嘉靖年间又由秋月禅师予以重修。


停好车,我四处眺望起来。





望海寺正殿是文殊菩萨。

望海寺供奉大圆镜智文殊菩萨

东西配殿各为三间石窑洞,内供石雕文殊像。

寺庙院落较小,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当地。

传说台顶有北宋宣和年间建的笠子塔。

东台畔有一石窟,名罗延窟,窟内风气凛然,盛夏有冰。

曾有一异僧入罗延窟不返,在外留下笠子,后人建塔藏之。

台怀北的坡面称为枣林坡,现在望去苍茫一片。

传说北魏永安年间,有一个叫延庆的人,守猎逐鹿至此。

随从的仆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指点,找到一片枣林,吃了一阵,还把枣装满口袋,返回来送给延庆。

延庆好不奇怪,这么高寒的山上怎么会有枣林呢?复循迹寻之,那片枣林却不见了。

所以这面坡叫成枣林坡。




望海寺新建莲花殿一座

我也看到,山顶又增添了观音和一座卧佛。

在原址的基础上,望海寺的主持本如法师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望海楼。楼顶上是一个平台,四周围有半米高的墙。

这里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场所,因为有云我没有看上日出。

天渐渐大亮,云雾也渐渐散去。我走出寺院。

站在东台之上、看着眼前景色。想起宋代丞相张商英曾作诗描绘东台:“迢迢云水陟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东北分明观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

如今,登东台观云海,是人们游览五台山的一大兴趣。

我开车马史下山去。


谢谢欣赏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