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车辆:林肯MKC 2019款 2.0T 四驱尊雅版
总公里:5800公里
综合油耗:9.0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东北部,方圆1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有着近千年历史。由于古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亦孔之固,建于清初,古镇重要门楼之一。门楼为二层式建筑,上层为楼,用于守望站岗;下层为门,用于通行。在古镇中,这种结构的门楼往往设置在主街的外出口,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带龙桥连接鲤鱼街与中兴街,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是古镇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铁铆石梁的造桥工艺及水旱二孔的排洪设计,让这座桥梁既科学又美观。相传百姓修建此桥是为了把真武山龙气接引至鲤鱼街,桥也因此得名“带龙”。

见龙祠位于带龙桥西北侧,背靠真武山,面向姚江,由一座神祠和四角亭构成,奉祀土地公、土地婆,以保平安。祠联“坐久不知红日到,闲来偏笑白云忙”,道出了黄姚百姓悠然自得的生活缩影。

为了防御的需要,古镇筑起了坚硬的石城墙,出口之处,甚至古镇内每一条街都建有闸门。


黄姚古镇依山傍水,被翠绿雄奇的群山环抱,周围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马、天堂、牛岩、关刀等九座山脉,从四周聚向古镇。


清澈如镜的小河,姚江、小珠江、兴宁河蜿蜒贯穿古镇。



仙人古井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古镇代表性景点之一。自古就有“七仙”来井边嬉戏的传说,故而得名。

古井分内外两部分,共五池,内池用于饮用、洗菜,外池用于洗衣、洗手、洗农具。井水清澈,久旱不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古镇特色民俗“取水节”,每家每户都来此取水。

古镇保存有300多幢,古朴典雅,风格各异的明清古民居。20多座寺观庙祠,10多处亭台楼阁,11座特色桥梁,上百副楹联匾额。



青石古街总长约3公里,共有主街8条,铺砌于清朝顺治年间。石板之间不用任何粘合物,全靠准确的尺寸,牢牢地拼接在一起,每条街的下方都布有相互连通的排水道,雨水便沿着排水道排出古镇。街道与街道之间均为丁字路口,寓意丁财两旺。青石板街的构造工艺充分体现了工匠们独具匠心的聪明与才智,被誉为黄姚一绝。


龙门榕因其虬枝盘错缠绕,形如拱门,且坐落于佐龙桥之畔而得名,树龄800多年。树下有一奇石,似鲤鱼上跃,与龙门榕组成“鲤鱼跃龙门”的天然景观,令人称奇。


龙畔街是姚江之畔的一条道路,得名源自古镇百姓对龙的信仰传统。人们认为高高的真武山就是龙穴,真武山下的河道就是神龙出入的通道。

司马第位于龙畔街52—53号。是一座三开三进式的建筑,地基高出地面近一米,是名副其实的“高门大户”,后座正厅又高于前座将近70厘米,包含着官宦人家“步步高升”的寓意。

司马第是古镇官宦民宅的代表之作。主人莫霭然官居清代直隶分州同知,人称“莫司马”。

守望楼是姚江南岸百姓从东面进出古镇的门楼。门楼为四方形平面结构,瞭望孔、枪眼、栅栏等设施齐备。民国以前,镇上安排专人在这座门楼上打更、守望,护卫古镇的安宁和祥和。



迎秀街麦家庄的广西日报(昭平版)旧址

郭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为三间两进式建筑,由前厅、大厅、厢房等建筑组成,采用镬耳歇山顶建筑风格,山墙圆弧起翘,形似官帽,为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造型,有保佑后人读书仕进、功成名就的寓意。大厅绘有大型彩画《龙入东海图》及“唯有读书高”的郭家祖训。

郭家大院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是古镇典型的平地庭院式建筑,由前厅、庭院、正厅和厢房组成,院内布局精巧,更设有灵巧的防盗机关,至今仍是古镇内最豪派的私宅大院之一。


大院宅内保存有道光年间朝廷赐匾“稀龄举案”,以表彰其和谐的家风。

古戏台位于姚江边,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八柱亭阁式戏台,也是黄姚古镇唯一的古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包括后台和后厢两部分,装饰精巧美观,是黄姚古镇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


黄姚三宝之一

古镇小桥流水、古榕参天、翠竹掩映,青山与绿水相依、绿水与民居相伴。



曲径幽深的街巷,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完整保存有8条石板街,全长10多公里。

安乐街位于古镇中部,因安乐寺而得名,有着安居乐业之意。安乐街的繁华始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是古镇最主要的商贸街区之一,街道两旁铺面林立,热闹非凡。
欢迎您来访太平洋汽车网主题论坛-最汽车版块分享您的精彩人车生活!
太平洋汽车网最汽车版块:http://bbs.pcauto.com.cn/forum-18976.html
欢迎车友加入太平洋汽车网五星级车友会-【自驾约伴联盟】共享以车会友快乐!
太平洋汽车网【自驾约伴联盟】主页:https://club.pcauto.com.cn/qq112719416/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
我也非常喜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