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读懂灿烂辉煌仰韶文化
独自一人 / 摄影 / 徒步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家在日照 版主
帖子 25475 / 粉丝 0 2023-04-01 07:59
我要评论
      这是一篇旅行游记
出发日期:2023-02-11 出行天数/1天 人均花费:100元
伴着春天的脚步,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似乎是在等一场人间烟火来,再等一场昔日故人归。春天的气息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见第一抹朝阳,见第一缕花卉,见第一缕春风。走在鸟语花香的岁月里,听着大自然的心声,好像是鸟儿一起寻找的归宿,又好像是年轮的回旋,笼罩在了花开的季节。我喜欢让日子过得平凡一点,让岁月变得缓慢一点,让心灵变得舒畅一点,简单过,让眼中的光芒充满爱,充满希望的火花。总是期待着每一个春天的清晨,总有一份恬静留在了心灵深处,看着万物刚刚睡醒的样子,好像一切来得刚刚好。
《仰韶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区,于2011年11月7日正式开馆,当时为纪念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工作的主持者瑞典学者安特生、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考古学家夏鼐和安志敏,特意在仰韶文化博物馆广场上举行了四人的铜像揭幕仪式。2022年7月25日,改扩建后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式封顶,以崭新的面貌向游客全面免费开放。
《仰韶文化博物馆》采用先上再下的流线格式组织参观人流,使室外广场、坡道空间、室外展示空间、前庭空间以及颇具特色的冥思空间连接成一个整体,为游客参观提供极大便利。
《仰韶文化博物》馆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后,到2000年为止,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其分布范围,以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等9个省区,具体分布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河南省1000处、山西省1000处、甘肃省104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其中,陕西省主要分布在关中和陕北南部的延安地区,两地相加达1774处,遗址数量大大超过周边省份。仰韶文化分布区面积最大的遗址,是陕西关中地区耀县的石柱塬遗址,面积竟达300万平方米。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韶山南麓,距县城6公里,因当地的老百姓站在村子里仰起头就可以看到韶山,得名仰韶村。它北依韶山,是一块三面环水的半岛式台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文化博物馆陈展,以“仰韶和她的时代”为主题,主要展示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珍贵文物。展馆将知识性考古信息系统、游客参与体验系统二者合一,将仰韶文化和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成果融入展陈。强化考古知识普及教育功能,从静态到动态,把古老文明与当代科技相结合,突出仰韶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仰韶文化博物馆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借助大众传媒的手段,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通过彩陶之路,充分发挥仰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先后与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国立博物馆、乌克兰国家历史博物馆结为友好博物馆,2019年“彩陶之路”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仰韶文化走进英国、乌克兰、罗马尼亚等三国进行文化交流,让世界真正了解仰韶文化、中华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仰韶文化是中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河南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众多,分布地域遍及河南全省,尤以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最为集中。
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仰韶文化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仰韶乡境内,距县城1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遗址东西两侧各有深沟,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遗址坐落在县城北7.5公里饮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沟村北的台地上,南北960米、东西48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遗址向北可达晴山的山峰之一——韶山。仰韶村村名即取诸仰望、崇敬韶山之义。
仰韶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地区及其边缘地区,大约处于北纬32~41度、东经106~114度之间,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加上零口二期一类遗存的年代,其上限当为5000BC。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
仰韶村遗址被发现后,先后经过1921年、1951年、1980年共三次发掘,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第一次发掘之后,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1957年1月,仰韶村文化遗址被公布为渑池县文物古迹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仰韶村遗址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界向往的“文化圣地”。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作为20世纪中国考古100件大事之一,列入河南十大考古发现之中。
仰韶村遗址虽然是仰韶文化的首次发现地,但由于仰韶村遗址是不同地层相互叠加,一度引起了仰韶文化概念的混淆;三次发掘后,其内涵基本清楚,但碳14鉴定尚待进行;仰韶村遗址是文化圣地,但其本身却不被认为仰韶文化的典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影响和意义深远。第一次宣告了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新时代文化遗存。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仰韶文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史的第一页,从而使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扩展到旧石器时代及铜器时代,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新纪元,为后来发现并被命名的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规范化基础,起到了先河作用;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了最新的信息。
仰韶文化的发现对当时国古史的研究影响极大,中国史前史的研究有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学术界从疑古走向信古,重新建立了古史研究系统;为考古学工作创立了许多优良传统。开创了在考古中运用地质学的传统,注重了对地质、地形、地貌及环境研究,引用了地质学的测绘手段。注重了地层学和类型学的运用,用了类型学来确定遗存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论方法。提倡多学科合作研究的方法,在仰韶村考古中首次引人了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成果,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传统。
仰韶文化在中国考古史及至世界考古史上有显著的地位。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书写了中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是划时代的里程碑。
仰韶文化研究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史有重大意义。中国的传说时代,史书记载有炎帝、黄帝、颛顼、帝喾等部族,但由于疑古,中华文明史源头仍不清晰。随着仰韶文化遗址的多处发现,地下遗存验证了史书记载的正确性。因此,仰韶文化研究对于重建古史、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意义重大。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使中国历史再向前推1000年,这1000年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仰韶文化时期。
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对世界的贡献。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前,世界学术界都持“中国文化西来说”,通过仰韶文化的发掘研究,改变了学术界这一错误认识,中国这一土著文化得到了举世公认,改写了世界历史。
发现仰韶文化之前,中国还没有考古学,仰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考古学研究主要依靠遗址的发现,而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点之众多,远远超过其他文化遗址点的发现量,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必将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并影响世界考古学的发展。
仰韶文化影响中国历史的研究。仰韶文化虽然不能代替中华文明起源史,“却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中的一根擎梁柱”(苏秉琦语),因此,仰韶文化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仰韶文化和此后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二里头文化一脉相承,仰韶文化的研究必将推动和影响中国历史的研究。根据文化遗迹的分布,考古学家把中华文明分布区划分为“六大区系”,而且同一遗址地区如关中出土的文物,也可分为仰韶、龙山、先周文化三类。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多源性及多元路径发展。
仰韶文化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使世界认识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上承旧石器文化下接龙山文化,使中国石器时代有了大致轨迹,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从而对中国不同于外国,独特发展的土著政治、经济、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而百年考古的发轫点,则是距今7000-4700年、延续时间长达2300年之久的仰韶文化的重大发现。正是在仰韶村,考古学家揭示了史前华夏的人文之光,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五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达2040处,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
【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读懂灿烂辉煌仰韶文化】,感谢分享!
评论
全部评论
沙发 太极雪狐 版主 2023-04-01 08:20:06
您的帖子“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读懂灿烂辉煌仰韶文化”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板凳 行者70 版主 2023-04-01 11:36:37
脚步,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似乎是在等一场人间烟火来,再等一场昔日故人归。春天的气息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见第一抹朝阳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