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成信史照尘寰 留得正气冲霄汉
独自一人 / 自驾游 / 酒店      陕西省 / 韩城市
独狼哥 版主
帖子 123872 / 粉丝 0 2021-02-05 20:12
我要评论
      这是一篇旅行游记
出发日期:2019-07-09 出行天数/1天 人均花费:500元
早就想去陕西韩城去看看。韩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历史文物众多,民俗民居具有特色,古城建筑格局与传统风貌保存完好,韩城素有文史之乡之称。2000多年来,韩城办学之风兴盛,民重耕读,因而人才辈岀,一代史圣,两韩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传为佳话。韩城古城建筑独具特色,是天然的古建筑博物馆。这么多的文物古迹,古城古村,超过其他的景点,我去过很多古村古镇古城,平遥、凤凰、大理、丽江这些地方早就不足当初的模样了,当地人要么被商家取代要么只顾赚着游客的钱,至少韩城还依稀存有老模样。提及韩城,司马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第一次来韩城,在韩城三天旅游时间內,理所应当的先去司马迁祠了。

在山西运城,我游览了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永乐宫和普救寺后,早早驾车驶往陕西的韩城。

到达韩城后,直接来到韩城市芝川镇,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的民居,不久便到了司马迁祠了。

走进景区,眼前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道路两旁立有历史体载的雕塑。

司马迁,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我国西汉杰岀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10岁就能诵读古书。20岁时,在父亲司马谈安排下,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史料,走访民间。

38岁,他继承父亲的职务担任了太史令,42岁开始撰写《史记》,历经16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在观景道尽头,矗立着司马迁青铜像,介绍说:此尊塑像以青铜铸造而成。高12米,寓意《史记》之十二本记,重26吨,合52万两,寓意《史记》之五十二万字。不看介绍还真的不知道。塑像韵势兼备,气满神真,其面部清痩睿智,表现司马迁刚直不阿,幽而发愤,秉笔直书的伟大。

前行,看到一座石牌坊,石牌坊上写”文史圣域“四个大字”。

芝秀桥,又名芝阳桥,桥下陶渠水,因汉武帝在此采得一枚灵芝,遂易名芝水,桥因河而取名。芝秀桥为古韩城交通要冲,最早修建于明隆庆年间,因水毀曾多次重修。

芝秀桥为石拱形,5孔,长110米,宽5.2米,两侧设有石栏杆及望柱123个,柱头饰以“瓜果”石雕。

过桥来到一座山坡前。

司马迁祠原来的起点,司马迁祠看起来没有山西解州关帝庙雄伟宏大,但显得十分壮观。

进入木牌坊,木牌坊是清代重建的,上写着“汉太史司马祠”

走过木牌坊,是司马迁祠大门。司马迁祠墓始建公元310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门额上的匾书有“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是大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墨迹。祠墓依山就势,建于4个平台之上,占地104亩,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祠门,眼前这条古道全部采用石条铺成的。我发现,上面还有车轮碾压,风雨侵蚀的痕迹。凸凹不平,是一条真正的千年古道。

古道上的条石是北宋时期铺设的,如今成了这个样子,有上行走十分不便,但在当时却是韩城人民通行长安的必须之路,相当于今天的国道。

春秋时期,韩城属于魏国境内,魏国在这里修建了少梁城,并为开通少梁与河西各地的交通,在前面这个土崖上开凿了这条大道。

由于韩城曾经是西周武王的封地,名曰“韩侯国”,因此这条道被称为“韩奕坡”。

后来,司马迁祠修建在其北侧,韩城当地人称其为“司马坡”,“司马古道”。在韩城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是在赞誉韩城人杰地灵,盛产人才和文人。回头看看这朝神道。

司马迁祠墓建筑群,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

往山上走,有一上书“高山仰止”四个大字的木牌坊矗立在司马古道旁,寓意司马迁人格如山,令人敬仰。这座木制牌楼是元代建筑.

过“高山仰止”木牌坊,眼前这条砖石小道,俗称“朝神道".

1668年,韩城县令翟世琪率领芝川民众大规模扩建司马迁祠,在司马坡上架了一座天桥,把南原的土运到司马祠前,垫起了祠台堂基,在堂基前方,把有数丈深的沟填平,筑了这条上祠之道—朝神道。

朝神道修的非常有特点,中间低,两边高,睛天作为行人道,下雨天是排水道,一路两用。

朝神道中修了台阶,刚上台阶有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牌坊两侧的有一副对联:”圣人光道统,汉史竞经文。“

这里修筑有99级台阶,为什么要筑99级台阶呢?古称九为数之极,九九则是至高无上了。修99级台阶用以比喻司马迁历尽千辛万苦,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有九九归一的意思。

最后来到祠院大门前,大门上“太史祠”这三个字,是韩城县令王增琪在清光绪年间题写的,字迹端庄雄健。

司马祠院是整个司马迁祠墓的主体建筑,祠院由献殿和寝宫组成。

献殿是司马迁后裔祭祖的地方,中间这一石桌是供桌,用来放置供品,桌面刻有琴棋书画和二尤戏珠图案。在这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下联是: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横批是:“文史祖宗”。

进入寝宫,正中有个暖阁,里面就是司马迁的彩色泥塑像,身着太史红袍,手握竹简,面朝北望。司马迁面部略微朝北,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北望李陵,怀念苏武,上千年来一直思念着这两位老友。

司马迁祠中,有很多碑文,最早一通是宋代太常博士韩城县知事李奎题写的。徘徊其中,这么多碑石,却没有显赫人物的一字一文。

韩城历史上岀过不少大官,宋朝的张升,官至太尉,太子太师,自家就在附近的芝川镇,不可能没谒过司马迁祠墓,却不曾留下一言颂文,还有明朝的首辅薛国观、清代的两朝宰相王杰,都不屑于为太史公题碑。让人叹息。

最后来到司马迁墓,墓冢十分像蒙古包。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75年欶命建造的,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传统。

墓冢上镶嵌八卦砖雕,比较少见,其”八卦“象征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终极探索。当地百姓称此墓为”八卦墓“。

墓顶有一古柏,分为五枝,人称,“五子登科”

墓地植柏,是希望逝者英灵如同柏树一样万古长青,命以“五子登科”的美誉,是寄寓子孙后代考中状元,多岀人才。

墓前的“汉太史司马公墓碑”,是陕西巡撫毕沅1776年题写的。

站在高台之上,环顾四周,一派俊秀河山 。

慢步下山,心潮起伏。

在一旁建有窑洞,在窑洞一侧建有司马迁展览馆和司马迁后辈生活展示

走进展示,对司马迁其人及经历了介绍:司马迁,天资聪颖,10岁就能诵读古书。

少年时期在家乡一面读书,一面进行耕牧活动,19岁跟随父亲到了京城长安,拜孔安国学习《尚书》,拜董仲舒学习《春秋》,20岁时在父亲司马谈安排下,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为撰写《史记》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3岁做了郎中,即皇帝侍卫官,任务是守护宫廷,保护皇帝。公元前110年,司马迁36岁时,父亲司马谈跟随汉武帝到泰山封禅,途中病逝于洛阳。临终嘱托要完成《太史公书》。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太史令。

太史令是文官,地位不高,却是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国家大事,记录王侯将相的言行,起草皇帝的诏令,掌管天文、礼仪、制定历法,是皇帝的顾问。公元104年完成父亲的遗愿,修订了父亲的著作《太史公书》。

司马迁著述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堪称我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史记》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而且叙事简约生动,文笔华美。《史记》被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展室内有韩城籍已故著名画家秦惠浪创作的17幅“司马迁生平”系列国画,展现了司马迁悲壮而伟大的一生。

走岀展室,前行不远有一院落,是韩城风俗馆,馆内展出司马迁后裔生活风俗。

在韩城芝川镇有一个徐村的地方,居住着司马迁的后裔,献殿挂着那块写着“文史祖宗”的牌匾,就是徐村人敬献的。

在汉朝,宫刑与杀头属同一个级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是其规定。

司马迁后裔为了躲避这场灾难,纷纷逃离家园。跑到芝川附近的深山,改名换姓,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他们把司马两字分开,司加一竖为同,马加两点为冯,在新的住地以同、冯为姓了,司马二门人以徐为姓,暗示余下二门人。因此,现在的同、冯、徐三姓都是司马后裔。

司马迁后裔制作的过节馍十分讲究,样式繁多,不但好吃也非常好看。

这里地势优越,东边,黄河滔滔,涤荡胸中滞气。西边,梁山苍苍,畜积天人灵光,南边,魏长城蜿蜒作围墙,北边,芝秀河潺潺作腰带,风景秀丽。

我回头望着高高在山顶之上的司马迁墓,顿时领悟岀修祠人和造墓者的良苦用心,司马迁的不屈灵魂理当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之上,供万世敬仰,让后人仰望。

下山后顺路到红军渡黃河纪念牌游览 。在纪念碑前祭拜先烈。

结束司马迁祠游览,驱车回韩城。

谢谢欣赏

评论
全部评论
沙发 快乐正琪 版主 2021-02-06 06:33:10
您的帖子“著成信史照尘寰  留得正气冲霄汉”由于内容丰富,已经设置成精华帖,记得继续努力写更多好的内容哦!
回复
板凳 快乐正琪 版主 2021-02-06 06:36:04
精彩
回复
地板 快乐正琪 版主 2021-02-06 06:36:15
点赞
回复
地下室 马赛回旋 2021-02-06 16:13:01
2000多年来,韩城办学之风兴盛,民重耕读,因而人才辈岀,一代史圣,两韩状元,三朝宰相,四代世家,父子御史,父子知州,祖孙巡抚,兄弟侍郎,南北尚书,一母三进士一举一贡生,传为佳话
回复
6楼 西北独行侠 2021-02-08 10:51:23
好游记,读帖看图长知识!
回复
7楼 虾米也是虾? 2021-02-10 23:25:15
到达韩城后,直接来到韩城市芝川镇,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的民居,不久便到了司马迁祠了。
回复
8楼 权哥 版主 2021-02-15 17:57:52
欣赏精彩分享,大年初四快乐!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