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旅行游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遵义毗邻,是贵州省下辖自治州,黔东南,总面积30282.61平方公里,下辖15个县,有28个街道,129个镇,60个乡(15个民族乡),260个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2126个村委会。
春秋以前,被称为“南蛮”或“荆蛮”之地,属牂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后分属夜郎国。秦时属黔中郡,汉时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隋代属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唐代改郡为“道”后,属黔中道。元代在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分属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广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蛮安抚司;明代“改土归流”、“开辟苗疆”,废思州宣慰司,分置镇远府、黎平府和新化府等,隶属贵州布政司;清代区划基本袭明代。民国初分属黔东道和黔中道。1935年后分属全省第一、八、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设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1956年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别称。苗族的“飞歌”和“游方歌”,还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侗族的歌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
民族舞蹈主要有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踩鼓舞,有芦笙舞,侗族的“多耶舞”。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在芦笙盛会里,尤以凯里国际芦笙节最为壮观,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1999年8月28日首届国际芦笙节成功举办。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