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泉州 期间,我们入驻的酒店竟坐落在一个叫作1916的艺术区里。歪打正着,每天进进出出时,随便转了转。
一面墙体上,喷绘着“北有798,南有1916”的字样。这更萌发,并坚定了一定要去转转的念头。
1916艺术区,全称是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前身是享誉海内外的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蜜饯厂。如今,工业风格依在,却多了浓浓的文创味道。
源和堂是庄氏华侨两兄弟于1916年独资创办的,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是"中华老字号"。如今,虽然旧厂房已改造成文创园,但源和堂的百年老店仍完好保留下来,为老 泉州 人保留一份“甜蜜”回忆。
源和堂是 泉州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厂房的代表,以传统青石红砖建筑风格为主的工业建筑,呈现出独特的建筑美感和时代建筑印记,是 中国 传统工业文明的历史佐证,也是 泉州 重要的工业遗产。
高高耸立在艳阳下的大烟囱,折射出 泉州 早期工业文明的影子;而不远处楼顶上的旋转木马,则寄托着浪漫的少女梦······构成了最具特色的混搭风,古朴中略显俏皮。
现在里边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了茶馆、西餐厅、咖啡馆、博物馆、工作室等,他们将工业元素,融入闽南地区独特的“红瓦坡顶、出砖入石”建筑文化特色,较好保留老工业遗存,做到“形犹存、神亦在”。
这里既是很多人工作的地方,也是游客打卡拍照的地方,同时,还不时有当地人穿行而过,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走进这条小巷,才发现这里十分幽静,但很窄,古树的枝桠已经屋脊再空中相握,古树旁的墙面上爬满了绿油油的藤蔓······不时有一两辆自行车驶过,慢慢悠悠的,瞬间有时光倒流感。
途中偶遇一栋出砖入石墙面的红砖老厝。几次走过,其木扉始终紧闭,时光仿佛就此凝结······
如今,大门两侧砖墙上依然保留着“月旦”、“三盟”以及梅兰石雕,一股浓郁的儒雅之风扑面而来。
走过路口,巷子明显宽了很多,看门牌我才知道这里已是象峰巷了。路边墙壁上,一颗硕大的五角星,白墙 红星 ,与周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原来,这是半个世纪前, 泉州 义务消防队留下的时代印记。
继续前行,不远处有一堵琉璃瓦顶,已有些斑驳的影壁墙,正中镶嵌着“铁炉庙”三个字;两侧各镶嵌一块天官赐福石雕;影壁旁立着铁炉庙的简介。
铁炉庙是五代·南唐·保大中(约943——957年)节度使留从效的炼铁遗址,就地建庙。相传,当年供奉的香炉,是留从效冶炼所用的 泉州 第一炉。大门口,刻于两根立柱上的对联:铁冶龙山首铸黄鹤偶乘沧海月;炉熏晋水长流青莲香溢 紫云 屏。正是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记录。如今,铁炉已不在,庙宇名字仍保留着。
铁炉庙在象峰巷的历史并不长,此前位于新门街龙头山,后迁来象峰巷吕厝祠堂所在地,主祀释迦牟尼、观音,同时供祀吕洞宾、三夫人,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在同一座庙宇里和谐共存,也成了铁炉庙的一大特色。
穿过一条大马路,继续前行仍为象峰巷,这是这边更宽,更平坦。一座古厝门楣上的“觉圃”在巷内很显眼,我坚信里面一定别有洞天。
小巷里有一栋与众不同,有着浓郁异国风情的小洋楼,名为“朝旭楼”。最神奇的是,在楼上可以观双塔奇观,在楼下可以直通 紫云 屏。当年陈嘉庚曾在这栋洋楼的二楼居住了一月有余。
楼上保留了一副60年前的对联:楼观双塔开奇景,地接象峰望紫屏,嵌入了东西塔、象峰巷、 紫云 屏等名称,很接地气。横批: 紫云 献瑞,显示户主姓黄。
象峰巷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在小巷中探寻老城旧事时,在街角巷陌一个不经意的抬头,便能遇见光阴成就的丰富蕴藏,并把自己骨子里面的妖娆和古朴表现得淋漓尽致。
沿着象峰巷,向西街方向前行,猛一抬头,就能看到东塔,仿佛它就藏在巷子中某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推开某一扇门,就能瞧见东塔的真身。
住在象峰巷里的人们,每日与东塔抬头不见低头见,犹如自家的传世之宝,骨子里自带一份与生俱来的珍惜与自豪。
巷弄矮小错落的房屋,和不远处的高塔形成对比;塔顶的铁链,与眼前如天网般的电线,错综复杂,却构成象峰巷最独有的风景。
发表评论,请先 登录 │ 注册